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第四講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思考是為了"不再思考"
(1)心智的運作是要從混亂與不確定中理出頭緒,是要從外在世界中辨識出熟悉的模式。一旦辨識出有這樣一個模式存在,心智運作立即套入並遵循其模式,…思考就是持續的在尋找這些的道路,最終達到不需思考的地步。

(2)覺知-模式如何形成?心智如何運用?如何影響思考?

(二)會爬牆不如爬對牆
(1)高超的爬牆技巧,不足以保證你會爬對牆。…「牆的認定」代表「知覺」,「知覺」是我們在一開始時如何看待事情;「爬牆」代表「處理」,「處理」是有了那樣的知覺後,我們的作為。優越的處理無法彌補知覺的不足

(2)知覺謬論:
-你從哪裡開始都無所謂(亦即你的知覺),因為如果你的思考夠優秀,你會找到對的答案。
-由身處的情勢以及藉由更多的處理程序,你可以確認應該從哪兒開始。
-傳統的知覺足以應付,因為它是長時間的嘗試錯誤得來的成果。

(3)例題一:油與醋的問題(怎麼看待情勢,將決定如何因應):
問題:一杯橄欖油和一杯紅醋,兩杯的體積(容量)一樣。從橄欖油杯中舀一匙油到醋中,攪拌均勻後,舀出一匙混合液倒回橄欖油杯中。請問現在是橄欖油杯中的油多?紅醋杯中的醋多?(假定:用同一把湯匙,湯匙的容量不到杯子的五分之一,兩次舀起的量相同。)
答案:橄欖油杯中的油與紅醋杯中的醋一樣多。
正確的邏輯,錯誤的知覺:從純油中倒一匙到醋中攪拌,在倒一匙回去時因為混合,所以回去的醋比油少,所以紅醋杯的油比橄欖油杯中的醋多。
※知覺:體積不滅。油跟醋的體積(容量)不變,以一杯中減少的量必在另一杯之中,所以橄欖油杯中減少的油就在紅醋杯內,因此紅醋杯內多出的橄欖油就等於橄欖油杯中的紅醋。

(4)例題二:文不如表,表不如圖(多維度的知覺):
問題:從1開始連續加奇數的總和為一個平方數,是否恆真。
答案:恆真。
單一維度:1+3+5+7+9+11+13=X^2; X=?
※多維知覺:以圖形化知覺

(三)心智活動模式
(1)誰會花一個月過馬路?如果過馬路都得先分析所能獲得的資訊,並且試驗不同的方法,那麼沒有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是過不去的。因為我們心智的設定是要「極度缺乏創造性」,要不然就會很沒效益。

(2)心智(在知覺過程)有個內定的方法,藉此將接收到的訊息有條理地編列、歸入模式中。一旦建立起模式,心智就不再分析或區分資訊,而是以足夠的資訊啟動模式;然後心智便自動依循模式走,就如同汽車駕駛在熟識的街道上開車一樣。
※除非有其他競爭模式,否則任何與既有模式隱約相似的東西都會比照處理。

(3)了解大腦如何運作,對設計思考工具而言非常重要。否則我們只能描述可能發生了什麼,然後嘗試以這個描述當工具。以描述當工具是一般常用的方法,但比起先了解系統運作方式再設計工具的效率差很多。

(4)知覺的目的是要建立模式,然後使用它們。要將自我的知覺敏銳化、柔軟化,以讓資訊來「自我組織成軌跡或模式」。就比如當第一個接收到的訊息改變了表面;改變過後的表面跟著影響之後資訊接收的方式。

(四)辨識、抽取、歸類、分析
(1)辨識:模式辨識是人類心智最了不起的特質
辨認出特定的模式會引發連續的行為反應,觸動另一個模式,接著再引發其他的連續行為反應,如此直到最後。
(i)案例:下圖方塊的上、下兩部分要分別用不同材質的木材,以鳩尾準頭接合。
(ii)說明:
在此例中,模式辨識將我們引入歧途,因為我們辨識的模式是錯誤的。在模式辨識系統中,偶爾引用錯誤的模式在所難免。
(iii)重點:
我們所建立的模式愈少,就愈常會引用到錯誤的模式。

(2)抽取:隱藏的模式
心智擅長辨識整體模式,它也非常善於萃取或抽取隱藏的模式。
(i)案例:將以下名詞,分成兩組每組四個。
狗、雨傘、魚、汽車、牙膏、桌子、帽子、錢
(ii)說明:
你有多少種可以將它們均分成兩組的方式?抽取的模式是以題材,還是以我們所選擇的方式來考量?
(iii)重點:
模式必須先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才有可能拿來運用。

(3)歸類:要歸併,也要分化
「歸併者」(Lumper),是那些著眼於共同特點而將東西歸併為同一類的人;「分化者」(Splitter)指的,則是那些著眼於差異點而將東西分門別類的人。
(i)案例:
根據某些目的(例如過馬路),將它們視為同性質的東西。譬如「汽車」類別,接著推斷那樣東西具有該類別的特性(如:方向盤)。
(ii)說明:
歸類和分級也能讓我們對事物做一些預測。我們辨識出某樣東西屬於一個類別,於是接著推斷那樣東西具有該類別的特性。
(iii)重點:
我們期待某些特性的組合能搭配在一起,使我們一旦辨識出某些特質後,就能利用已建立的模式預測其他的。

(4)分析:拆解,檢視
(i)分析有兩大類型:
第一類是我們努力將複雜的狀況拆解成熟悉而可辨識的模式,我們假設這些元素實際組合起來後會還原成當初狀況:它們是構成的組件。
第二類分析則更像解釋,我們檢視該狀況、嘗試辨認出我們熟悉的模式,只是不會假設它們實際上是構成組件。
(ii)兩難的困境:
太多的概念會拖累議題(因為所有事情都有可能),而太少的概念一樣拖累議題(因為證據是由概念導出的)。

(五)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覺察、覺察再覺察
(i)必須覺察思考的知覺部分極為重要。
(ii)必須覺察心智的運作在知覺中有如自我組織資訊系統(主動系統),它可使新體驗自我組織、編入模式中。
(iii)必須覺察思考的目的是要搜尋這些熟悉的模式,然後停止思考快速進入模式中。
(iv)必須覺察自己或許常會陷入錯誤的模式中。
(v)更必須覺察到,存在於我們心智裡的模式指令將會決定我們的辨識、我們的抽象化能力、我們的分類、我們的分析和我們的思考。

(2)囤積額外的模式
藝術是一種加速的生命機器,幫助我們的心智囤積額外的模式。

(3)退一步,海闊天空。
先退一步,再試著挑出特定情境下可能會用到的模式,將有莫大的助益。

感想:
古諺云:「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商朝君王刻在盤皿上,原義為每日要去除身體上的污垢與髒亂。對應於身形,自我的內心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本講中,對於人類心智活動闡明非常的清楚與適切。每個人的生活處事,均受限於接收資訊、判別資訊、對應模式、採取行動的一連串自主卻有限的作為之中。在這連續的階段中,接收資訊的多寡與真偽、解讀資訊的要點與程度、對應模式的選擇與差別、行動的適時與效度,完全反應了一個人的能力指數。因此為求能有效的達成目標,在四階段之中,首要的就是要擴展自我內建的模式、更新已有的模式,以求能正確的、多樣的,處理資訊。資訊的接收不只在選擇對應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要能回饋並改善並擴展模式,接觸不同的生活面向-藝術、戲劇、音樂、體育…-囤積模式。

在這辨識、抽取、歸類、分析的心智過程中,以肥蝦自我的經驗,最怕個人的「惰性」與「自大」。人有了惰性,就終止了模式的囤積;有了自大,就無法更新已有的模式。就比如肥蝦先前領導一個內部研發的系統軟體專案,成員中一位已過三十,取妻生子的同事,受限於已有的傳統觀念,加以本身嚴重的惰性,對任何的資訊接收與辨別,均使用IT界十年前的Dos界面操作模式,因此所採取的對應行動(撰寫的程式)常令人匪夷所思,徒增了專案的困難度,除了使專案蒙受鉅大的傷害外,伊個人後來也離開的程式開發的團隊,轉往擔任出貨商品的行政助理。

惠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偈,使渠得到了五祖弘忍的傳砵,但這境界是何等高深!肥蝦以個人的資質,倒是期待自己能如神秀所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時時警刻自己拋卻個人的「惰性」與「自大」,藉由王陽明先生的「格物致知」的功夫,不斷的囤積模式、更新與擴展已存的模式,以使自己於辨識、抽取、歸類、分析的心智過程保持清明之心,於接收資訊、判別資訊、對應模式、採取行動的作為階段中能更接近事情的本意,採行更合適的行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