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從電影看社會心理: CRASH–「出生到死亡」似乎就是上天給予人類的唯一原罪吧!


()心得:


    人的一生在追求獨立自主的自我,遺憾的是自我的認知卻來自所處社群中的人際互動;人的理性在追求超越情境的絕對正義,可惜的是對正義的認知卻來自身心所在的過往與當下時空。在社會建構理論下,一切事件均無所謂的對與錯,只有個體在人際互動中覺得適宜或不適宜。個體均生於父母與家庭,習於學校與社區,作於組織與社會,自我的認知學習與行為反應隨著成長不斷的擴大與多元,而多元化也就意味著個體將不斷與不同生活情境成長中的人們發生接觸、碰撞、摩擦、衝突、諒解或憤怒。
         CRASH藉由汽車實體作為個體或原先群體中的認知疆界,在人們無緣由的巧遇,或者因果循環下的碰觸,首先彼此所觸及的就是互動個體從原有情境下養成的自我認知與行為反應。是刻板印象也罷,是成見也罷,是歧視也罷,這都不是個體自我在當下中所能平行獨立養成的。人際互動所產生認知的衝擊與火花,不只影響當下互動的個體,只要個體持續存在,就將延燒至原先所處情境與群組中的關係互動,個體原先的認知框架視角將被迫打破重塑。心智框架的消融與重組是不斷的螺旋,只是每個個體的螺旋方向沒有任何的保證,正向螺旋像是會讓個體獲得美滿順利的人生;負向則像是跌入無底的苦痛深淵。
    我個人研讀社會心理學至今的感受,是不斷的告訴自己要學會寬恕,寬恕自己、寬恕別人,因為每個個體(包含自己)都無法完全自主的選擇成長環境,更無法跳脫俗塵之外了然一切,「出生到死亡」似乎就是上天給予人類的唯一原罪。人們所能追求的,就是期望自我與所接觸的個體之間,找到我彼之間可以接受的適宜互動狀態;在自我所牽動的人際關係網絡中,保持自我認知上的鬆緊合宜連續情況吧!至於其他一切,也就只能隨緣努力了。




()問題:
    您認為人世間有絕對不變且唯一的信仰與價值嗎?如果每個人的信仰與價值養成係來自於他無法完全自主可以選擇的情境,那他人所抱持的信仰與價值是可以被辯證對與錯的嗎?如果可以,請問要用哪個個體或群體的信仰與價值作為最佳典範?如果不能,那有誰有資格去評論他人的信仰與價值?用絕對多數的投票表決就能代表絕對正確的信仰與價值嗎?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從電影看社會心理: THE FOUNDER–個人欲念與關係之間的互助與衝突


()心得:



雷·克羅克的求勝與求利的欲念非常強烈,從影片中感覺他人生勝利的際遇似乎從遇到莫里斯理察這兩位麥當勞兄弟開始;取得特許經營權後,經由調整加盟對象為中產階級夫妻,有效的擴展了餐飲品質與經營範圍;在經營業績榮茂外表下面臨嚴峻財務危機,在與銀行協商的辦公處所中遇到索恩本,因為一句:「麥當勞不是餐飲業,而是房地產業。」改變商業模式,蛻變體質而邁向成功之路。強烈的欲念-堅持這兩個字甚麼都無法取代,以及正向的關係-McDonald's is a family,建構了克羅克的麥當勞王國。

從這故事中我們可以明顯看見人際關係的維繫與個人事業的發展上有著一定性的關聯,正向關係似乎能助長事業的發展,但也似乎限制了發展的版圖莫里斯理察兩兄弟的特質與關係,建立了餐飲業科學化經營的典範,但也侷限了向外拓展的可能性;伊黛的信任與保守,協助了丈夫發展事業的基礎,也壓抑了萬丈的雄心;羅里瓊安這一對看似萬般配搭的夫妻,在事業與家庭上攜手共心,但也無法掩泯瓊安更上層樓的企求。

關係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聯繫呢?【承諾】與【忠誠】在關係中到底是目標?還是工具?看著克羅克在加盟主會議中所宣揚的「McDonald's is a family,而眼見瓊安克羅克這兩位均另有婚配的兩造在隱瞞各自另一半下深夜互訴衷曲,以及克羅克不帶感情的要求離婚,並且不肯分配公司股權當作離婚財務補償,這之間不啻顯得特別諷刺

()問題:

在餐桌上雷·克羅克回應他妻子伊黛胡椒粉的要求後,表情淡淡地提出離婚的要求,這一幕讓我有深深的感傷。從影片初期可以看出伊黛克羅克發展事業是有一定助益的,但是對於丈夫陪伴時間不夠的抱怨,收到房產抵押欠繳通知的憤怒,以及克羅克眼見瓊安美麗外貌下有著商業經營上的幹練,終於讓克羅克決定終止與伊黛的婚姻關係。
難道為著個人的欲念與目標堅持,隨著週圍環境的變更,以往既有的關係網路就必要作些替換,不論這關係是朋友兄弟夫妻、甚至親子血緣嗎

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從電影看社會心理: Milk(自由大道)–言而無信卻受人懷念,是因為他自私所獲得的成功?還是他身為同志的悲情?


 


()心得:
    整齣影片,我看到了男主角Harvey Bernard Milk(以下簡稱Milk)不斷膨脹的社會自我,不斷改變的社會認知,以及日漸凸顯他善變的個人特質-「言而無信」。Milk的情人Scott Smith離開他;Jack Lira為他上吊自殺;丹·懷特在影片中強烈質疑Milk背叛他。以上這些表象的根源是甚麼呢?
    不論史實,單就影片觀之,Milk是為了追求與所愛之人有更好的環境搬去舊金山,為了憧憬的生活參加議員選舉。但在這過程中,他向Scott Smith承諾不再競選;他向Jack Lira承諾會照顧他;他向丹·懷特承諾合作,但是結果呢?Milk一再基於在當下情境中的自我認知採行背叛以往承諾的作為。
    就只因為Milk是同志,是弱勢團體,為了自我與團體成員利益進行抗爭而獲得成功進展,我們就能忽略他的背信嗎?如果我們站在Scott SmithJack Lira與丹·懷特的角度,我們又會如何來審視Milk在不同群體中的為人呢?

()問題:
    如果Milk不是美國第一位公開同志身分當選市議員代表者,你會認同他的個人特質嗎?「言而無信,不知其可。」Milk受人懷念,是因為他自私所獲得的成功?還是他身為同志的悲情?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忠泰美術館-「逆旅之域」參展心得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這句高中念的八股式宣言,在參觀忠泰美術館的“逆旅之域”展覽時不禁躍入我的意識之中。我想這念頭可能讓參觀過展覽的人感到好奇與迷惘,忠泰美術館網站 “逆旅之域”展覽的宣傳說明好似與我觀展後感受有著天地般的差別

 
“逆旅之域”策展人與八位藝術家經由實體與影像作品,試圖探索人們在「移動、遷徙」與「短暫居住狀態」不斷變化過程中,人們身心的「歸屬」為何?個人在群體中的生命「價值」何在?

進入館門,第一幅印入眼簾的作品羅懿君作品〈航向未知的家〉定錨了遊覽者對於整體展覽的認知感受。該幅作品的五艘香蕉船、香蕉皇冠與香蕉帽,像是在述說人類本能是依戀於出生的土地與社群,任何環境與文化的變遷都會無情的剝奪與壓榨人身的權力與自由,引發人心的思念與惶恐。

人類自有歷史以來,社群即為了追求生存與成長而不斷有遷徙的活動。隨著十五世紀航海時代的興起,資本財富的追求與科學的飛躍進步,人類在努力求取生存與高利報酬下,被動或主動地遷徙活動更加興盛。在看似蓬勃繁榮的人群遷徙活動下,群體中個體所渴望的歸屬與認同感,似乎招受到無盡的剝奪與摧殘。“逆旅之域”引用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的詩句-「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似乎在感嘆於生死永恆兩端之間的短暫狀態,萬事萬物與生命價值,還不都是逆旅與過客。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JOHN DONNE。人類是團體社會生活的物種,無法孤立生存,人人都從關係中而生,存於關係依賴,離於關係改變,最後也死於關係之中。而最可憫的卻是關係的建立、關係的變遷、關係的強弱、關係的斷裂等狀態不由得人來選擇。

關係中看似穩定的狀態,就像Heidi Vogels拍攝的「Note I, Gardens of Fez 2018」,紀錄著回教女性被層層關係蛹綑在小小花園,就算婚嫁,也只是在不同關係下的花園中移動。如果花園是每個人的認知囿限,人的終其一生不也被侷限在自己花園之中,在不斷相對移動與情境變化下,我們又能存有“絕對”廣袤的天地嗎

常有人用“線”來比喻關係,我個人以為是不甚恰當的。因為關係是實體與虛擬並存,又是隱晦與主觀,牽引的力量與狀態又是隨時改變,更麻煩的是任兩人的關係又會直與間接激起其他關係的漣漪,就好像那烏拉‧馮‧白蘭登堡Ulla von Brandenburg)的〈Two Times Seven II〉十四層布幔。任何關係的追求與被追求,剝奪與被剝奪,影響與被影響,奴役與被奴役…這種種行為只要稍有牽動,就會引起布幔叢叢間的漣漪與擺動。

但是這綿密關係是像層層裹屍布,壓迫著我們的呼吸、束縛著我們行動、飢餓著我們的皮膚,直至成為木乃伊呢?還是像保護著成長與茁壯的蛹,讓我們能從蛹中幻化成翱翔的蝴蝶?這答案或許就在藝術家程仁珮〈食譜演化運動〉系列作品。該系列的幾幅作品不就讓我們看到了人們因為遷移,進而融合不同關係依賴下的生活與感情,轉化成更多元與美麗的新景象嗎?

要能破蛹而出,建立新的關係,這中間過程是需要養分與動力的。物理學的能量守恆,我想就算在人際世界中也是必須遵循的。為了幻化成蝶,人就必須背負關係斷離的悲傷,將原有關係的依存轉換為成長的養分為了展翅而翔,人就必須忍受關係改變的不安,將原有關係的斷離改變為前進的動力。這中間的情感牽扯不就是菲律賓藝術家夫妻檔艾佛雷多與伊莎貝爾.阿奎禮贊Alfredo & Isabel Aquilizan)所共同展出兩件作品〈地址:另一個國家計畫(臺北)〉(Address: Project Another Country(Taipei)),展現移動所依賴日常生活與感情能量;〈末班航機〉(Last Flight)由千多隻移工拖鞋組成飛翔所需的彩色翅膀。

我們有辦法或者能力抗拒關係的改變嗎?我想身在台灣的我們應該有著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感受吧〈大砲花瓶〉(Vase of Anti-aircraft Gun),日本藝術家西野達Tatzu Nishi)使用台灣實際退役的海軍火砲,就算在炮管上插上鮮花,但是底層卻泛著動盪的不安;也像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作品,過往的一切只會被歲月滾輪殘酷輾壓,現實的環境只能被科技火箭往前推移。

寫到這,不禁想起所指定觀賞的影片The Hours(時時刻刻),敘說三個女人就算在不同時空下依然被關係所捆缚。不管因為無法承受關係而自殺?還是無情拋卻關係而自私?或者深情擁抱關係而斷裂?這是苦楚痛原,是因為我們每個人是自我主觀的認定與解釋連接至己的關係脈絡缺乏能力與智慧區別與獨立多元關係中的牽扯互動影響,而引起個人生命價值的無力感嗎?新加坡藝術家鄭瑋玲Wei Leng Tay)作品〈彼岸〉(The Other Shore),在背景播放的喃喃低語下,在多幅固定視角的照片中,讓人所能感受的只是哀傷與徒嘆。

一小時的遊覽,背後卻訴說著人們千年辛勞悲苦的游移。出得展館大門,我想說的可以引用「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下句詩詞「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歷史洪流中,承襲先人的努力,人生短短的數十載,在每刻的當下,努力活出關係中的價值。也許我們可以從家庭中的夫妻與親子關係中著手,也可以從工作與生活的團體關係中努力,讓我們從手握關係的此端處,傳遞良善與勉勵的動能,承續關係力量的綿延成長。就像薩柏Donald E.Super, 1957-1990)所定義的生命彩虹圖,每個人同時都扮演了多種角色與牽引多元關係,雖然關係的對象與存續不是我們能自由選擇,但是至少讓我們努力去追尋相對合適下的對應方式,讓我們的生命像彩虹般多彩美麗,不必去哀嘆上天決定關係存續時間的長短。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人是團體社會的物種,從關係而生,也死於關係之中。

關係用"線"來比喻是不甚恰當的,因為關係是實體與虛擬並存,又是隱晦與主觀,線上牽引力量能量與狀態又是隨時改變,更麻煩的是任兩人的關係又會直與間接激起其他關係的漣漪。
The Hours(時時刻刻)敘說三個女人就算在不同時空下依然被關係所捆缚,無法承受關係而自殺?無情拋卻關係而自私?深情擁抱關係而斷裂?
忠泰美術館的逆旅之域展覽中Heidi Vogels所拍攝的「Note I, Gardens of Fez 2018」更深刻紀錄出回教女性被層層關係蛹綑在小小花園與在不同關係下的花園中移動。

但是關係是保護成長與茁壯的蛹,讓我們從蛹中幻化成翱翔的蝴蝶?
還是像層層裹屍布,壓迫著我們的呼吸、束縛著我們行動、飢餓著我們的皮膚,直至成為木乃伊呢?


我想這一切,應該可以從家庭中的夫妻與親子中著手,工作與生活的團隊關係中努力。

紀念2018/10/20-21這兩日連續的參加若水學堂的工作坊與銘傳心理在職的社會心理學活動。
~~如果生得不是兩個女兒,我想我ㄧ輩子也不會去在乎社會對性別的差異對待!

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從電影看社會心理: Babel–就算是血緣親情,愛的表達還是有如千斤重鼎與萬絲飛絮般的難以述說嗎?


()心得:
     本片英文片名「Babel」出自《聖經》創世紀第十一章,敘說上帝為了怕人類「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因此賜予人類不同語言,使之分崩離析在專案管理提到溝通管道的公式是組合,因此隨著成員的增加溝通難度與成本也急速上升。因此就算群體成員間有著相互感情與共同目標,但因為彼此間無法有效溝通,目標不但無法達成,更將使得群體渙散如散沙
    我個人以為這溝通管道公式還是嚴重低估了其內涵複雜度溝通中的認知與感受,會因為成員間彼此的信任與親密感不同而有所不同,表達方式更因為彼此間文化、環境、權力與名利等而有不同的約制
    「家庭」,我想儘管在不同文化下,家庭成員間的感情與依賴,還是扮演著社會群體凝聚與共識追求的基本單位。「Babel」陳述四個家庭因為家中成員的改變(母親與幼兒去世),權力地位變化(槍枝的賦予),或是文化所約制的象徵到來(原生家庭兒子的婚禮),進一步變更或破壞原有的溝通現狀,尤其是當原有溝通鏈結中的一環斷裂,這些情況都需要重新修補與增強現有成員間的信任與親密感。
    信任與親密的改變與修補是不容易的,因為涉及到了雙方情感的揭露與自我的坦白。社會文化對於感情的揭露有著重重的制約社會現實對於自我的坦白,又更是牽扯了每個個體的價值觀與利害衡量。試問多少人能不顧社會文化與社會現實,而直白的表達自己對於的一切感受呢?想想清康熙朝的九子奪嫡,「最是無情帝王家」道盡了就算是血緣親情,也難逃文化與現實的考驗呀
    試想如果本劇的結局是:千惠子從自家陽台跳樓;尤瑟夫繼續負隅抵抗而被射殺;蘇珊送醫後不治;兩個小孩於邊界中永遠失去蹤影,這會讓觀賞的我們有何感觸?身為人父的我,觀看本片實在讓我胸像壓著千斤重、心似纏上萬絲縷。

(二)問題:

家庭成員間的感情與依賴並不因為文化而不同,但是卻受到文化的制約,使得家庭間的「愛」需要透過規範與教條來表達,而結果有可能是扭曲或者傷害。試問,我們有這智慧與勇氣放下文化、環境、甚至名利的羈絆,而向家庭成員傾訴與接納最初衷的「愛」嗎?還是我們會擔心被勒索與傷害?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從電影看社會心理: Bowling for Columbine –Freedom在不同的人我之間可以分別量身訂做(Tailor-Made)嗎?還是我偏激了~~


(一)心得:


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1791)。「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林肯的蓋茲堡演說(1863)。「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 freedom of every person to worship God in his own way; freedom from want ; freedom from fear. -富蘭克林 D. 羅斯福總統(1941)。自由的內容與範圍經過兩百年來的演繹,暫不論自由在實際中境況如何,對於自由的口號或是名句,知識分子都已經是朗朗上口

我必須坦承,可·摩爾的演出讓我非常反感可·摩爾把自己塑造成正義超人般,爭取善良民眾的權益,打擊世間不公不義的魔鬼-財團K-Mart低頭認錯配合查爾斯.赫斯頓抱頭鼠竄

我反思著影片,尤其在可·摩爾於未經查爾斯.赫斯頓同意下,在他的庭院放上6歲受害女孩子的照片,這也不正是可·摩爾透過媒體利用大眾對freedom from fear(對槍枝的fear就如該片,是否也是被操縱出來的呢)渴望的力量,以及自己的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去侵犯同樣法律授予查爾斯.赫斯頓的自由嗎?

該片認為是因為美國的歷史與文化塑造出美國人民以暴力方式來捍衛freedom from fear的自由。但是槍枝僅是暴力工具之一,工具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而是使用工具人的知、情、意、行與自我控制的能力個人感受的fear與群體感受的fear,群體中個體感受的fear跟群體中領導層級感受的fear,在當事者的接觸上、感知上、詮釋上、優先順序上、決策面上是否又會相同呢?又或者雖然不同但可以引發一致的行為呢?經濟學上的亞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似乎已經說明了這結果。

(二)問題:
   現行社會對特定人的自由侷限,是在行為發生確定造成不良影響,且與該人行為證明存在因果後,經過一定程序與時間的歷程後才進行限制。這種對自由所有權利的default allow(人人生而自由),當少數人就某些自由權利犯下不可彌補的傷害後再將該等權利一律拒絕是否是好的選擇呢?是否可能針對每個個體享有自由(freedom)的內容與範圍,根據每個個體的特質、知識、技能與態度,以及當下知、情、意、行,而隨時隨地的量身定做(Tailor-Made),讓自由權利也能「適性」、「適所」呢?

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

從電影看社會心理: The Moonlight-賽局理論下理性與勇氣的矛盾與一致



(一)心得

整齣影片最讓我震驚的情節是:凱文被慫恿打人,發現對象是夏隆時,依然出手,並且要求夏隆認輸-別起來,給我趴在地上!(而且前一晚兩人還初次發生更親密的接觸。)

如果以經濟學的理性選擇假設,我們是否可以認定凱文在決定毆打夏隆時已經具有充分的資訊應用賽局理論分析,毆打夏隆是否算是歐文在當下理性選擇的結果?在夏隆因為報復被捉進警車時凱文的眼神,以及後續凱文再主動聯絡夏隆的行為來看,凱文在影片中的行為與認知似乎具有相當的一致性。

但是Brené Brown的「勇氣的力量(RISING STRONG)」又讓我在觀賞「The Moonlight」時有著無限的慨歎。人們常會把事發前與當下的周遭影響從腦裡搬到心裡,更把挫折與苦難從意識層移往潛意識中,而後續的處理與遭遇就如SCOTT ADAMS所著“超越邏輯的情緒說服(WIN BIGLY)”,以“確認偏誤”與“認知失調”來催眠自我,虛構情節,逃避真實的自己。

勇氣需要學習,勇氣需要覺察與堅持-老子道德經慈故能勇。The Moonlight讓我看到,只有在覺察並且堅持自己初心,似乎才能更加貼近經濟學上個體是具有理性的假說,勇敢 “主動改變” ,堅持理性選擇下的策略執行,才有可能獲致真正知行一致的當下滿足。

(二)問題

當環境因素使我們採取某些行為,如果能進行覺察,並且發現與自身認知不一致時…我們是否能有勇氣堅持改變?又或者當下的行為就是理性選擇下的最佳結果?事後的悔悟與改變是因為時境遷移又有新因素加入而衍生新的認知與行為?但如果沒有悔悟又會是因為個體心智利用“認知失調”來催眠自我嗎?

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從電影看社會心理:The Imitation Game-人類社會中Outlier的悲苦,榮耀,困境與價值


 
()心得:
「不患寡而患不均」,經濟學上的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定義財富Outlier在社會發展的影響,可是人們內心卻是羨慕著擁有鉅額財富Outlier而鄙夷窮苦的Outlier

三個標準差99.73%,統計學上把Outlier視為一個統計上非常困擾的問題,可是長尾效應與金融風暴呈現了機率Outlier對實際生活的巨大衝擊。

大數據的叢集或者人工智慧雖然呈現了Outlier卻試圖去其特徵化,可是【為1% 的人服務的經濟學】這本書說明經濟社會為階級Outlier服務的本質。

如果現在把艾倫.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Alphago進行圖靈測驗,恐怕艾倫.圖靈會被由佔總人口99.73%的平均特質人口(以下簡稱均眾)視為是機器人。均眾組成主幹的社會或組織會是如何看待具有卓越才智的Outlier,或者知情意行與眾不同的Outlier呢?其實答案捫心自問即可知道了。

古來智者從蘇格拉底圖靈,民主肇始墨索里尼希特勒東條英機,在現在我們可以表示對於前人行為的懊悔,但是後人又將會如何懊悔地看待我們現在對Outlier排擠與盲目從眾的行為呢?

()問題:

(1)「你以為你是誰?」在解譯了密碼發現德國潛艇要炸沉卡萊爾號下,有親人在其上的團員嚴重質疑圖靈堅持保密原則。這情境就跟【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中的電車問題一般,Outlier為了堅持自己認為正確原則是否真能符合均眾心目中的平庸正義?如果Outlier為了生存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那他是否又能是真的Outlier

(2)在資訊爆炸,去集中化與自媒體蓬勃的今日,似是而非的理論充斥耳際之時,均眾在人際關係中的基本同理可能都難以作到下,要如何去尊重甚至是欣賞與自己非常不同的Outlier呢?甚至能更進一步能確認這Outlier是真能造福人類的這一邊呢?畢竟不是每個情境下都有軍情六處史都華孟席斯的角色存在。

(3)GNA(基因工程、奈米科技與人工智慧)時代,正如影片中圖靈對著丹尼斯頓司令說的「人,創造機器來打敗人,那如果只有機器才能打敗機器呢?」在基礎教育普與個人自我高漲的台灣今日,由均數組成的社會主幹是否已經在強烈排擠少數有能力創造機器的Outlier,而致台灣逐步成為一個被打敗的國際社會Outlier(邊緣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