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故事與生涯教育-過去、現在與未來故事」課後心得分享


【框架下的自我創造自我曲線】、【學習與自我不足相處的曲線】,當素菲老師提到以S曲線來反思自己過往的故事,移動、不斷移動,似乎是自己生命過往的主軸路線,在繪製S曲線的當下更強烈感受自己也不斷在移動著。寫了第一個S曲線,感覺自己人生是有成長的主要軌跡當在被要求寫第二個S曲線,發覺自己過往的經驗都沉溺在第一個S曲線,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生命歷程中的其他重要分枝,多個S曲線可能重疊、可能相交、可能聯合、可能平行,但是生命就是多元,每個主體都不會是一個單一故事。

過去的多元故事也對當下與未來的生涯起著絕對「起」、「承」的重要性。在此刻的當下「承」或「轉」,在生命當下所處的混沌世界中如何持續生存與移動,需要有一個自我穩靠的原力引領著。就如那混沌理論中的吸引子(Attractors)、碎形理論中的基本碎形,藉由基本穩定因子的不斷地擺盪與積累而創造了自己生命活力。老師使用C.C.I. (Career Construct Interview) 讓我們體驗與檢測自己的現在,現在的自己正述說故事中的基礎碎形與吸引子:【無常中努力共同建構剎那的永恆】,那倩女幽魂電影中張國榮王祖賢身影不禁在自己腦海顯出。

對於未來,老師讓我們選擇從-繪製未來十年後的圖像、神仙賜福、墓誌銘-三個方法之一來描繪自己生涯的願景(Career Vision)。願景所敘述的未來,正是探索自己內心中對自我的承諾與驅動力。想成為怎樣的自己?想成為別人眼中怎樣的自己?是一個在人際團體之中存在主體無法避免的多元視角議題。一段墓誌銘,寫出了自己心中期盼的自己、在親密愛人之中的期盼自己與社會中的期盼自己,這三個自己是否能「合」為一個對自我無憾的自己嗎?

敘事治療是後現代的治療取向,對一個將被期待知天命的人,建構式的生涯歷程與發展,明確的映照著個人的生涯過程,興趣、特質、人格、價值觀隨著年歲的增長、人事與環境的變遷,每個人的主體更形獨特不同,並因此寫出了不同且多元的人生故事,而這故事將繼續寫著,並且也將影響到他人正在撰寫中的故事。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社會意識】是「群眾的智慧」?還是「理性選民的神話」?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讀後亂想


「路德把自己的精神官能症提升為普世的病態,然後試圖為世界解決他無法為自己解決的問題。」先前在「叔本華的眼淚」中讀到這句文字時,就個人有限所知中的社會科學學者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經歷(Bio-Psycho-Social)對於其所發展或推廣的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
阿德勒生活在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從小患有佝僂病,在家中六個兄弟與兩個姊妹中排行第三。從一位行動不便、自覺慚愧的小孩到聞名遐邇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生命總會設法延續下去,而且在面對外來阻礙時,生命的力量絕不會還沒掙扎就先高舉白旗。」


個體心理學 - 日常生活的心理學

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是阿德勒發展的心理學派,認為生活中的每個問題幾乎都可以歸納為:(1)職業、(2)社會、(3)性,這三個主要問題,每個人對於這三個問題作反應時,都明白表示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感受。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卑感,也都會努力追求成就與卓越,而能將自卑轉換為人生有益面向的機制是:社會興趣、勇氣與社會意識(social-mindedness)。因此培養社會興趣,了解個人在發展過程中遭遇了哪些問題,研究人的感受,以及分析人生的原型,就成了個體心理學的主要課題。


網路發達複雜了社會關係,彰顯了阿德勒學說

在工業革命之後,社會分工的細密更是拉近的人人之間的距離;網路發達的今日,臉書、LINEIG等互動軟體更複雜了人際間的關係,從實體擴展到了虛擬。因此,目標為促進社會適應,強調培養社會興趣與增進社會意識的阿德勒學說成為一門日常生活的心理學。


社會意識】是「群眾的智慧」?還是「理性選民的神話」?

【社會意識】表示群體的成員對於某些共同的主觀經驗,具有察覺、意識的狀態或過程,稱為社會意識。所謂的共同主觀經驗之察覺、意識,主要有三個層次:(1)意識自己為社會的一分子;(2)認同社會的規範,並關切個人作為對社會團體利益的影響;(3)關心社會上重要爭議問題與公眾利益,並願意為實現社會共同目標相互合作。不同的社會團體產生不同的社會意識,如社區意識、種族意識等。
小至家庭,大至國家,最少都是由兩人以上的個體組成。亞羅不可能定律(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證明了社會在普遍民主的要求下,不可能存在一種社會選擇機制,使個人偏好通過多數票規則轉換為成社會偏好。美、英的大選結果,以及目前的台灣社會,似乎驗證了亞羅不可能定律。
那所謂的自卑轉換機制的社會興趣、勇氣與社會意識,是能增進個人與社會發展的助燃機?還是促進分化社會的引爆彈?
選擇改變自我與做好自己的「被討厭的勇氣」,真得是有益於個人社會適應的勇氣?還是自卑情結下的自大無知?

參考文獻

  1. 吳書榆(譯)(2015)。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原作者:Alfred Adler)。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2. 黃光國(譯)(1994)。自卑與超越(原作者:Alfred Adler)。臺北市:志文出版社。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人生因情慾而苦,但無情慾還是人生嗎?-「叔本華的眼淚」讀後感


看著這本書的同時,讓我心中不斷地響起盧冠廷老師所寫的「一生所愛」。以往與此刻不斷的過去,但是情緣、慾念與憧憬,在當下的此時與此地還是銘刻於心、羈絆自我。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強調當一個治療團體治療師的基本概念:專注在此時此地。從縱向與橫向,從內容與過程,從個人與團體之間,促進成員(包含治療師)覺察自我以及與他人的關係,明瞭自我的關卡與目標,進而促進使自我與他人感覺苦痛的行為發生改變。


小說的架構與範圍


小說從主角朱利斯(心理治療師)發現自己得了黑色素瘤,被預告了人生的時限,因此開始探索以往的經驗,想要了解自己在他人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全書架構以:(1)叔本華的哲學闡釋,(2)治療團體成員互動陳述的兩個軸向,試圖解開纏繞著因為個人自我情慾與人際期盼所造成的苦痛問題。

因為個人對於叔本華的了解是全然無知,就一般人的闡釋與小說中的說明,感覺上這是一種悲觀主義。人生是痛苦的,是因為不斷去追求永遠無法滿足的深淵,所以只有獨然於其他人之外,以藝術來忘我而達到脫離痛苦的境地。書中雖也提到利用禪修的方式來擺脫對人生情慾的糾葛,感覺是僅是呼應了叔本華的思想體系。

書中主要角色的問題、參加團體的目標、自以為與隱藏的問題,以及參與團體獲得的療效,以我個人閱讀的瞭解整理如下表:

姓名
角色
參與團體的目標
面對的問題
隱藏的問題
團體的療效
朱利斯
治療師
在剩下的時間有意義的活著,發揮個人影響力
預知死亡,想就先前無法促進個案再作改變
對個案的主觀意識
覺得自我更加成長
菲利浦
哲學博士
取得朱利斯的督導同意獲得諮商師的資格
經濟問題
人際關係的疏離
增進人際互動的技巧
潘蜜
文學教授
解除對前夫和情人
對前夫和情人充滿憤恨的情緒干擾
過於自我
面對自我對於婚姻與男女相處的態度
湯尼
藍領水電工
被法院要求治療
脾氣暴燥
自卑
習得人際互動間的敏銳與諮商的技巧
瑞貝卡
女律師
了解不再獲得關注的原因
不再獲得異性的關注
美麗的外表成為成長的阻礙
了解真正綑綁自己的是對於他人關注的態度
波妮
圖書館員
獲得關注與自信
缺乏自信
家庭與成長環境對她的陰影
明白自己是獨特的自我而不是失敗的組合體
史都華
小兒科醫師
被妻子要求接受治療
無法表達情緒
一直無法如入團體
了解成長的環境成為他的陰影
吉爾
財務經理
解除妻子的束縛
遭遇婚姻難題
酗酒,隱藏太多秘密
戒酒,表達真正的自我

小說中主要的角色以朱利斯菲利浦為主,分別代表了作者歐文.亞隆的觀點與叔本華的化身。此外,潘蜜湯尼則代表了自我可能成長的路徑,湯尼從情緒的易怒發掘了自身對於人際互動的敏感,進而踏入諮商師的領域;而潘蜜從以往的自我主觀認知跳脫,體認自我主觀而影響與異性相處的過份期盼,進而原諒了菲利浦、解除了與前情人的執念,獲得了穩定的情感交往。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嗎?-預知死亡後的生活與態度


死亡,大多是人生的莫大陰影,一旦出生就面臨死亡,因此對於死亡的恐懼與擔心在史書與文學中不斷地出現。朱利斯在獲知自己可能有限的生存時間後,除了兩三個星期的自怨自哀其外,後續所追求的卻是設法突破以往的自我,藉由繼續的生活與作息,試圖在他人身上留下自我的影響力。經由把「過去如何」轉變為「我將如何」,獲得尼采所說的【救贖】。這引發小說後續情節的火種,讓我想起了古諺所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如果朱利斯的死亡時間不是在妻死與子女長大後的時間點,他會有其他的選擇嗎選擇的排他性」,他會選擇之前自認為花了最多心思,卻無法獲得心中期盼的個案嗎


動物性本能,無法磨滅只能轉移嗎?-性慾成為人際關係之間的助力與阻力


菲利浦的「性成癮症」;朱利斯在妻喪後的放縱;湯尼被判刑勞動服務的起因,以及在治療期間與潘蜜發生關係;潘蜜年輕時與菲利浦的吸引互動,以及在未知會湯尼並利用團體規約強迫中止與他的關係發展;史都華瑞貝卡吉爾在分享祕密下透露出的情慾經驗;波妮對於自身外表的自卑與對瑞貝卡的忌妒,「性慾」在這本小說中扮演了相當驚人的要角。針對人類原始的本能,如書中所引述的涵義,已不是個人的自主選擇,而是受限於人類繁衍所的限制。難道,理性與感性只能將動物性作一個合理的包裝嗎


團體諮商的個人與團體動力導向,依賴需要治療師的有效引導


書中提及了很多團體諮商在治療師與團體成員間應該要注意的事項,陳述團體治療能獲得更大效用的原因,尤其感受深刻是治療師的角色與能力。朱利斯能穩定控制自我對於菲利浦挑戰的回應,有效導引團體諮商中的動力與衝突,這都需要有崇高的道德與使命感,強大的自我覺察力與行動力才能達成。

朱利斯的角色到後續分別由菲利浦湯尼分別扮演,說明了一個好的治療師需要不斷的追求自我靈性與專業成長,以及深刻洞察人性與人際間互動的關係。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人生就只能是永遠不斷自我覺察與自我成長間矛盾與包容的循環


「諮商師能協助他人臻於情緒與心理健康的程度,不會超過自己本身能達到的層次。」(註一)如果真如書本所述,那為了關心的人、為了所愛的人、為了我們願意付出的人,我們就得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層次。

老師在課堂上所提到的Satir的【冰山理論】,所可以觀察到的自我與他人就只有那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不但這海面還會隨著氣候環境等因素波浪起伏,而且我們的視角更僅限於我們雙目所視的二維象限。


圖片來源(註二)

雖然有諸多的書籍教我們如何從外在的言行與互動過程中進行觀察與探索,但是如何能有效且中肯的觀察與紀錄他人?人們如何能誠實覺察與面對自我?又如何能「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要求自我成長,卻多元與寬容的鼓勵他人成長?

我們期待增進我們所關心人的發展,更是渴望所愛的人能接納與認可我們。我們需要以同理心了解與關懷別人,卻不能因為同情心而影響到了自我的情境。一旦同理心轉換成為同情心,雙方將落入一個共同體的框架之中,那我們又能如何確認我們的感受、觀點是與對方持續的一致?

自我覺察的對象雖然包含了自我與他人,但是自我成長的要求卻是只有自我,這是何等的矛盾與寂寞?同理心要能體人所苦助人解脫,卻不能因同情辛苦人所苦而受其牽引,這又要有多大的包容與勇氣?
「心有多寬,世界就也多大。」、「像海一樣的包容。」我們雖然知道這境界的美好,但是也明白這是何等困難的追求。就像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述愛的真諦,短短幾十字,字字句句都是要求自己,更明確說了這將是永不止息的。



一:陳增穎(譯)(20147)。諮商概論:諮商專業的第一本書(原作者:Mary H. Guindon)。臺北市:心理。40頁。
註二: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302235252-%E5%86%B0%E5%B1%B1%E7%90%86%E8%AB%96(Iceberg+Theory)+-+%E7%B6%AD%E7%90%B4%E5%B0%BC%E4%BA%9E%E2%80%A7%E8%96%A9%E6%8F%90%E7%88%BE(Virginia+Satir)

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放諸在其他人身上


()「扶不起的阿斗」是因為我們想去意圖影響當事人的自主。


選修與接觸諮商心理,就我個人的認知上是有點矛盾的。

就網路上查詢與閱覽一些入門書籍的介紹,【諮商】感覺上是在設法維護當事人的基本權益,並促進當事人及社會的福祉。但是俗諺云:「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所以教育、指導與教練的方式,提供當事人就他自身問題的界定,協助分析所處局勢,釐清面臨的限制與條件,提供效益成本評估的建議方案供當事人自主選擇,這是以往我個人的認知與對於協助親人、朋友或同仁的問題討論的作法。如果自己體認到當事人只是想發洩情緒,那我也就會採行單純喝咖啡聊是非,或是醉看春風秋月等方式來舒緩當事人當場的情緒,因為明日太陽依舊升起,事情依續,只能面對或是逃避(逃避也是一種選擇方案)

當事人的選擇會跟他個人的價值觀、環境、態度、認知與他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有關。而所謂「扶不起的阿斗」則是因為我們主觀的加上了自己的目的、價值觀、效益與成本。才會棄嫌當事人在接受過詢問與討論後的選擇方案。依據「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第2.2條當事人的權利:自主(autonomy)、公平待遇(justice)、受益(beneficence)、免受傷害(nonmaleficence)、要求忠誠(fidelity)、隱私(veracity),這六種權益應該是因為諮商師受了當事人委託與物質上的酬報,就如同醫生或律師必須忠於當事人的委託。如果當事人與自己並沒有物質上的酬報與情感上的自我羈絆,就客觀性而言,只要當事人在他個人理性下的選擇,在不危害社會與他人的前提下,每個當事人都不會是阿斗。

 

()價值觀有所謂的標準嗎? 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放諸在其他人身上


老灣山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中所述及火車的故事。因為在個人所引發的認知、情緒與行為的三角鏈之中,每個人的價值觀扮演一定的角色。就如同前文提到「扶不起的阿斗」是因為我們加入了自己的主觀與判斷,希望當事人依照我們的期望進行選擇。

在故事中的五個主角其實都有明顯的自我價值觀,那誰是對呢?誰是錯呢?就我的想法,只要五個人都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導致個人功能受損或是嚴重影響生活能力,根本就沒有對或錯的問題。甚至史蒂夫打了迪恩,因為傷害在台灣是告訴乃論,如果迪恩在六個月內不像史蒂夫提告,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每個人的價值觀是需要被尊重的,只要不影響或干涉到其他人的生活與自主。因此這五個人都沒有人需要被社會或其他人主動去協助(當然除非他們主動要求救助或協助)。但是整體事件讓其他人感覺到事態有點嚴重,或是引發了後續的紛爭,是在於五位主角將表現出來的行為與情緒公諸於其他人所造成的。

「謹言慎行」是防止老灣山問題發生的方法之一,甚麼可做不可說!甚麼是可說不可做!還有更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放諸在其他人身上,並且有意或無意中要求對方要符合我們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