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準備PMP考試所應具備的六種能力!!!

近來收到一篇來自Project Management Training Online的電子郵件。上面說明準備PMP考試應具備的六種能力-1. Knowledge Level;2. Comprehension Level;3. Application Level;4. Analysis Level;5. Evaluation Level;6. Synthesis Level-個人覺得這六種能力不只是準備PMP考試,一般專案管理者也應具備,就此闡述個人的看法與大家分享討論。
就準備考試而言:
1. Knowledge Level(知識能力)
 記住PMBOK的5大流程、9大領域、44個程序與對應的ITTO,以及所有在PMBOK出現的關鍵字。
2. Comprehension Level(理解能力)
理解44個程序與對應的ITTO,以及所有的關鍵字每個要項的內容與意義。
3. Application Level(應用能力)
體會該要項在PMBOK所述的專案管理週期內的定位、流程,明瞭每個程序與對應的ITTO在何時與如何使用。
4. Analysis Level(分析能力)
釐清每個程序與對應ITTO要項以及與其他程序與要項的互動與FROM-TO。
5. Evaluation Level(評估能力)
對於每個程序與對應ITTO要項在整體專案管理週期中的價值,並能評判在問題所述的條件限制下最佳的建議方案。
6. Synthesis Level(綜合能力)
建立PM清晰的整體邏輯架構,能清楚的定位問題重點與相關性是落在PMBOK中5大流程、9大領域、44個程序的那一部份。
個人以為,Knowledge Level(知識能力)與 Comprehension Level(理解能力)是WHAT跟WHO的基本功;Application Level(應用能力)與Evaluation Level(評估能力)是WHEN跟HOW的要求;Evaluation Level(評估能力)與Synthesis Level(綜合能力)是WHY跟WHERE的能力。
就考試而言,如要通過考試,得到一般中上的成績,Knowledge Level(知識能力)、 Comprehension Level(理解能力)、Application Level(應用能力)與Evaluation Level(評估能力)是一定要的,即是要具備瞭解PMBOK的WHAT、WHO、WHEN跟HOW;如果也能具有瞭解WHY跟WHERE的能力,那一定是可以高分過關的。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PMBOK 2004(III Edition)跟2008(IV Edition)的異同


個人於去年十二月所預訂的PMBOK第四版(2008)終於在今年的一月五日收到。秉著強烈的好奇心大略的翻了一遍,並將五大程序群組(Process Groups)與每個程序(Process)的ITTO與2004年版的作了個對應表發現了幾個有趣的地方,與各位先進一同分享。

(1)PMBOK IV對整體觀念的解析更加的清悉。

原先第III版僅在第四章到第十二章的起始圖示說明該領域的流程,以及與領域互動;第IV版更進一步對每一個程序圖示說明與該領域(以深色虛線),以及其他領域(以淺色虛線)的互動流程。

(2)對專案實務的貼進;對project management plan的互動流程更為明確。

整合(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領域新增"鑑別利害關係人(identify stakeholder)"並置於起始程序群組(Initiating Process Group);範疇(Scope Management)領域新增了收集需求(collect requirements)為範疇領域規劃程序的第一個程序。另外將manage project tea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與manage stakeholder expectations(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移往執行(Executing Process Group)程序群組。

Project management plan更為明確的交代為所有planning process group的產出彙整並廣泛利用於後續的執行(executing)、監控(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與結束(closing)程序群組。

(3)整合部份程序,文字說明更加合理。

將原有採購(Procurement Management)領域的規劃購置暨採購(plan purchases and acquisitions)與規劃合約(plan contracting)合併為規劃採購(plan procurements);要求賣方回應(request seller responses)與選擇賣方(select sellers)合併為簽訂採購(conduct procurements)。

所有程序的英文均改成動詞+名詞,不似III版的混亂;另外將原先的溝通(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領域的管理利害關係人(manage stakeholders)改為管理利害關係人的期望(manage stakeholder expectations)。

(4)進一步強化實獲值(earned value management)的應用與公式

實獲值的公式新增了To-Complete Performance Index based on the BAC與To-Complete Performance Index based on the EAC以及EAC forecast for ETC work considering both SPI and CPI factors。

另外此次也明確列出Three-Point Estimates的計算公式。

(5)將原有的Corrective Actions、Preventive Actions與Defect Repair全部整併入Change Requests。

(6)對Deliverables的流向交代的更為明確。

Direct and Manage Project Execution(4.3-原4.4)程序產生的Deliverables為Perform Quality Control(8.3)程序的投入,進而產生Validated Deliverables;Validated Deliverables為Verify Scope(5.4)程序的投入,產生Accepted Deliverables;Accepted Deliverables為Close Project or Phase(4.6-原4.7)程序的投入最終產出Final Product, Service, or Result Transition。

(7)將部份III版中的Tools and Techniques作些整理與變動。

如將原先鑑別風險(Identify Risks)中的工具Information Gathering Techniques中的SWOT分析單獨提列出來。原先於整合(Integration Management)領域常見的TT-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ology-取消;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僅存於Direct and Manage Project Execution程序中。擴大了Expert Judgment在程序中的應用。新增了Change Control Meetings(4.5Perform Integrated Change Control-原4.6)等諸多工具。

(8)強化了Project Document的重要性。

整體而言,筆者深覺第四版的專案管理觀念更加完整─九大管理領域中以溝通(Communications)、範疇(Scope)、整合(Integration)與外購(Procurement)的變化較大;風險(Risk)與成本(Cost)其次;時間(Time)、品質(Quality)、人力(Human Source)作了局部的調整─對於應考2008年的學員來說,將可能因PMBOK將部份項目整合與增加管理項目的內容而提升的一定的難度。

雖然PMBOK 2008還有一些,如對Change Request的變動過程交代比2004年模糊...等缺撼,但筆者還是肯定PMI的用心。筆者將會更進一步的細讀,如有更新的收獲將與大家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