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2014年5月心情隨筆

(一)智慧來自內省

「Intelligence is not to make no mistakes, but to see quickly how to make them good.」– Bertolt Brecht, Playwright
智慧來自內省!在作決策時,應時刻警惕自己。
 



(二)分享建立在信任之上

http://techorange.com/2014/05/23/4-myth-of-apple-design/
一個小的設計團隊與一個樂於分享的文化。
心智的分享,是需要更多的努力,在我所接觸過的環境中常是:
1.假意分享:藏私,分享者留一手!
2.表面分享:虛偽,參與者留一手!
真正的【分享】只能發生在一個互信,互諒,互助的信賴環境中。
 

(三)表達

一個意思與目的的表達,基本上會是以下的綜合:
口語,表情,動作,環境。
口語中有可分:語詞,語氣,語意。
語詞精準,語氣適當,語意清晰是非常重要。
口語發音標準…………也要適當地學習!
 

(四)職務之重要性純視該職務所應負責任

職務說明書,是人事資源管理的根本!
職務說明書重點不在於該職務之作業流程,SOP……,而在於該職務所擔負的責任。
薪資要保密,但遊戲規則要公開!
要把員工奮鬥付出的升遷規則,寫在員工薪資管理辦法。員工要簽「工資議定同意書」。
 

(五)視覺化

視覺化:用最少的東西,表達最多,最清楚的資訊!
http://artofslide.blogspot.tw/2014/05/alotofwords.html 



(六)溝通、管理、領導

代位思考,同理心~~~溝通!
達成目標,執行力~~~管理!
團隊合作,創新力~~~領導!
應為而為,不應為而不為;應為,不得已也得不為;不應為,不得已也得為;應不應為,又何能為!?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41009#.U3uBcuQTwYU.facebook 



(七)商業個案教學

(1)心得一:
個案教學:訓練-“聽,說,讀,想”的能力!
想-包含“邏輯推理,學理活用,人情事故,Business Sense,決策擔當”的思考。
(2)心得二
組織目標與分工職掌
組織價值生產過程拆解vs組織分工→組織設計
(3)心得三
個案撰寫:Takeways Driven Case Writing.
先有答案,再有個案。(但個案中不能有答案。)
決策過程:事實前提→解決方案組→defense/妥協→決策擔當→決策執行
個案撰寫:診斷決策→攸關事實前提→個案內容主體→依個案大綱組合事實前提→上課“還原”訪問個案場景。
(4)心得四
存貨不只是存貨!
存貨是企業整體環境的一環,從經營策略(市場,定位,目標,風險),管理(產,銷,人,發,財,資),並且跟政府(會計公報……)有關。知果鑒因,因果果因。
(5)心得五
事業部的發展,不只是開發下一代產品,還有(A)向上發展。(B)向下發展。(C)產品新應用。
※SCAMPER思考法
(6)心得六
市場營運策略:當地化vs全球策略。
因應當地市場環境變化,調整組織結構。
http://www.emba.com.tw/ShowArticleCon.asp?artid=1927※網際資訊解析與探勘,應該會有些許幫助。
 

(八)跳脫向前

舒適圈,尋求認同,這都是追求自我成長的絆腳石!應時刻警醒自己,跳脫,跳脫,跳脫~~~
惟有逆己意時,靜思量,知己拙,志向前!
當有順己意時,仔細量,勿沉湎,思向前!
 

(九)起伏

經營人生就跟經營企業一樣,愈是循環谷底,愈要投資自己,創造利基與差異;另一方面也要減省不必要開支!
 

(十)A Bo Co阿寶哥(名片管理達人)講座心得

(1)A Bo Co:廣耕人脈
Action:24小時內正面積極的行動,
Bright:30日定期照亮彼此的訊息,
Continue:一直堅持不求回報的持續。
(2)名片管理:先減,再加。
減:只留,姓名,電話,電郵。
加:增列,尊稱,認識日期,認識情境。
(3)名片資訊+自我行銷,利用自動工具管理!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買書趣,看書樂

隨著數位媒體與行動載具的盛行,買紙本書好像有點趕不上潮流,但我就是無可救藥情有獨鍾的喜愛紙本書!

說起買書,看書,我有自己的品好與習慣。到目前為止,除了歷史跟經濟(所以經濟史是我的最愛!)是一直的興趣外,個人閱讀歷程如下:
26-35歲:主要看技術類的書籍(經濟、電腦);休閒主要看散文。
35-40歲:主要看管理類的書籍(專案管理居多);休閒主要看推理小說。
40-45歲:主要看溝通類的書籍(談判、賽局、心理);只要愛看的書都是休閒。

這幾年來,發現自己的閱讀有些改變,大約是往大方向走與往細微處看。
(1)市場應用或技術類書籍開始喜歡往大的地方看:
比如:「大規模WEB開發技術」、不同技術平台的比較、DW&DM、資料分析、商業分析、...等架構性的書。
(2)溝通與管理類的書開始喜歡往細微的地方走:
比如:「訂價背後的心理學」、「議價高手的秘密」等心理類別的書籍,以及「助人歷程與技巧」、溝通設計、....等分析性的書。
(3)而且,我有就特定標的收集書的習慣。
比如,30歲前喜愛讀曹操傳,所以我有九個版本的曹操傳,以及相關的文獻史料-後漢史、三國志、中國歷代戰爭史(三國時期)、中國文史地圖(遠古到南北朝)
此外,就有興趣的主題(比如:賽局),我也會同時買理論的教科書與生活應用的書一起閱覽。


因為自己涉獵的範圍很窄,所以也慢慢感覺自己看出些心得來!加上這一年參加了讀書會,開始想把自己的心得好好的表達出來,所以也買了幾本講演或寫作技巧之類的書~~~~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管理心得小記_20140429

情緒與談判

觀念,情緒,行為互有關聯!
談判初期最優先要解決的就是自己的情緒,與對方的情緒。因此可透過觀念的溝通,行為的改變去影響情緒!
一般來說,觀念的溝通非立即可以見效,所以可以先透過行為,資源,態度的善意。尤其是有爭議之時,首要設法就是轉化或減緩負面的情緒!
惟有擁有正確的觀念與適當的情緒,才能:
(1) 釐清雙方的立場,利益,優弱勢!
(2) 平靜解析兩方的RPBATNATarget
(3) 思考create new issues、談判mapmap上門的佈建!
(4) 利用力,理,利,情,
(5) 作贏,和,輸,破,拖的戰略思考與作為!
(6) 使用掛勾,拉入第三者,拆柱,引君入甕………等應變戰術,
以遂行談判贏,和,輸,破之目標!

一切~~~還是從自己開始!

(1)  跳出自己的舒適圈與框架!
(2)  基本本來就是該作的,平行整合與向上學習才是成長的要點!
(3)  先具有高一層的視野與能力,才能期待再更上一層!
(4)  團結來自互信,互諒與互助,而不是強迫或透過制度要求!
(5)  互相來自同理心,同理心來自代位思考,代位思考來自實際經歷!
(6)  學習與成長的先決條件是先要知道自己絕非完美,並且打開心扉!
(7)  不要預設別人要作什麼,而是思考自己能多提供什麼!
(8)  溝通有一個臨界點,團隊的規模要適當,因此階層式是必要的!
(9)  四十歲前能力(硬跟軟)定成敗,四十歲後人脈決勝負!

閱讀佳句~~~「死刑台前的告白-page 258

「人們憑著非常少的訊息,就確立了頑固的想法,卻還自以為心胸開放。他們選擇【事實】的方法,就好像在自助餐檯上選食物一樣。」

親身經歷是成長的核心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但路不走不知,日不久不見。
識人之明不易,也可能誤判!
就安慰自己,不小心遇到,就當作,學個經驗,教個朋友!
總之,不要讓一切負面,淹沒了自己的熱忱!
笑容,讚美,熱情,形象!

團隊建立的根基

一個核心健全團隊,所有的條件與要求,必須建立在最基本的:互信、互助與互諒上。
沒有這三者為基底,講什:團結、透明、溝通、建立核心價值,一切都是奢言,也是妄想。更甚者變成爭論,埋怨,勾心,爭權的亂源。
當您質疑團隊不夠透明時,反之,也表示您缺乏了最基礎的互信,互助與互諒。當您質疑時,應先檢討自己。

主管領導互動技能課程心得

依據同仁之能力(知識,技能)與意願(動機,信心)評估同仁在哪一發展階段(熱忱初始者,夢醒學習者,勉強貢獻者,自發卓越者)對應進行(指導型,教練型,支持型,授權型)四種的雙向管理溝通互動行為(指示行為,支持行為)之領導模式!
()指示/支持行為
1.指示行為(上對下),增進同仁之能力程度結構:計劃,教導,督導,評量。
2.支持行為(平等),促進同仁之意願程度:探詢,傾聽,解釋,促動,鼓勵。
()績效+滿意度=持續卓越
效:同仁符合主管期待;
滿意度主管符合同仁期待。
()職場工作成熟度
1.     與進入社會資歷無高度相關。
2.     因任務狀況不同而變化。
3.     會因一些事件而產生進化或退化。


讀『大唐史』時之感懷

以前讀唐朝史,都只從唐太宗讀到唐玄宗。中後期的唐史在我腦中只有隻字的唐憲宗迎佛骨、唐武宗滅佛、可是這兩位已經算中後期的明君了。
看到中後期的唐皇,雖然有著皇帝命,但很多卻是
空有皇帝志,卻無皇帝智;徒有皇帝智,卻無皇帝志;更有智志全,卻小人圍繞。結果還是一事無成,更甚者只能自甘墮落,或者裝傻自保~~~
因此人要成功,除了自我努力認真外,也要時、勢、命、運,都恰好到位!還有不能討好所有人~~~~

自勉

凡事從人思考益他出發,雖見諸多醜陋,但求無愧於心!
人生從己所能自我奮發,雖遭諸多困苦,但求無愧於人!
有些事,有些錢,有些人,有些情,無須斤斤計較!
人的名聲很重要,雖然只有作事的份,但不義之財不取。自認為還有些價值,應該還有空間。就算時不我予,也不必憤天尤人!

改變是惟一的出路

管理要有個基本常軌,不能把例外當成正常,把正常當成例外。

這樣管理者才能把心力放在例外防範與管理,正常的監控與促進。最重要是投注更多心力在目標與未來的拓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