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第十一講 我是一個思考者


無用之用,無思之思

()思隨意轉,思考的焦點可大可小

(1)思考者應該能夠依其意願開啟思考。思考者應該能夠將他的思考導向任何議題或一個議題的任何觀點。有種「概況性」的思考是隨時都在進行的。

(2)沒經過訓練的思考通常都是點到點的大混合,從一個想法漂泊到另一個,中間有一大堆沒用處和沒效率的東西。在思考時維持專注,是非常難做到的事。我們的心思喜愛遊蕩,隨著吸引人的小徑開啟而四處漂泊,這部分的思考有其功能,特別在啟發創造方面,但是這種懷抱希望的漂泊方式不應該成為占有主控地位的形式。在沒經過訓練的思考中,某些想法會觸動情感,進而決定檢視事情的方法,於是思考便沿著這條路徑前進,不曾真正用心探索議題。

(3)思考應該有信心。然而,自負與自信之間有極大的差別,確信你是對的、確信你的想法勝過其他人的想法、確信再也沒有其他選擇都是自負的表徵。自負是思考的致命傷,因為它會消滅思考。信心與價值無關,只是做事情的一種態度。

(4)有自信的思考者不需要證明自己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他將思考視為一種操作技能,而不是自我成就。自信的思考者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願意藉由獲知新想法或不同的角度檢視事情,改進他的思考。自信的思考者願意著手,也會承認他沒找到答案

※有自信的思考者會犯錯,不過也能從中學習。

()我是一個思考者-嘗試、享受、發展思考與思考技能

(1)思考比較像是能夠考慮不同的事情;想各種主意、解決事情、參與一種「思考」形態的討論。當參與的雙方都從各個角度探索某個議題-在討論結束時雙方都有新的構想也激發了不同想法,這樣的討論就很有意思。

(2)成人也一樣能夠享受思考,只要他們的自我能夠不受威脅,以及有某種正式的組織鼓勵他們思考。

(3)探索概念、設計概念、玩弄概念都算是思考的樂趣,絕不應該只成為你渴望證明自己正確的一種手段。

(4)「我是一個思考者」意謂著:我可以嘗試考慮事情,我享受思考事情,我有興趣發展更佳的思考技能

()時間紀律帶來思考自由

(1)嚴格的時間紀律不僅能夠增進思考的效率,也能帶來更多的樂趣。限定自己以三十秒、一分鐘或五分鐘的時間思考某件事。

思考時間紀律的背後原因:

(i)使得思考更謹慎和更專注。

(ii)會變得更熟練,能夠想得透徹。

(iii)消除了思考的負擔和壓力,不需要想破頭直到解決問題或是找出絕妙的解答,要做的只是想個兩分鐘,這就是該執行的「任務」。

※時間紀律在消除思考帶來的苦惱上成效驚人。真正的目的是在限定的時間內要用腦子思考-不管結果如何。

(2)時間紀律下的思考要有「敏感的收穫」。

(i)「收穫」指的是想法或概念,重點是讓當事人察覺達成什麼,即便只在非常短暫的思考時間內。

(ii)「敏感的收穫」意指敏銳的察覺到底達成了什麼。思考總會想到什麼,重要的是能察覺它。

※「我就只是一直在繞圈子」的評論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成果:證實你陷入了「鎖死」的狀態。

()思考的思考

(1)一個有技巧的思考者能夠做兩件事:

(i)能夠仔細思量議題:執行思考任務。

(ii)能夠仔細思量執行思考任務時所用到的思考。

(2)仔細思量思考不是一種普遍的習慣,卻是思考技能的重要部分。

(i)「退一步」,幾乎是以旁觀者的心態觀看自己行為的舉動,便是技能的重要一環。

(ii)思考者當然得養成思索自己思考的習慣,他應該能夠回頭思索自己在執行思考任務時所做的思考,他應該能夠思索自己當下的思考,他應該能夠思索他認為即將用到的思考。

(3)思考者也應該能夠推敲別人-或說一般大眾-針對特定議題所做的思考。推敲別人的思考,意圖是要看看別人有什麼想法。

(4)在仔細思量思考時,心中會出現下列幾個觀察面:

(i)阻礙。

(ii)反覆出現的特定想法。

(iii)情緒特點。

(iv)無法想出更多替代選項的可能困難處。

(v)空白點。

(vi)依不同方式看待事情。

(vii)達成結論的可能性。

(viii)辨識任何阻礙點。

(ix)難以進行。

(x)找尋一個起始點。

等等。

(5)把自我思考的觀察做成記錄會是個很有用的練習。只有將這些概念儲存在腦中,你才有可能「觀察」思考。

()思考工具

(1)TEC架構:標的-探究-推斷

(i)TTarget標的和Task任務

(a)Target標的是思考的精準焦點。「聚焦」的標的可以是廣泛的或是你想要的精確程度。

(b)Task任務」指的,則是等待執行的思考任務。它可能是「回顧」;回頭審視做過的事是否有改進的空間,可能是「尋找錯誤」和「改正錯誤」,也可能是「解決問題」,或只是「發覺問題」。

(ii)EExpand擴展Explore探究

(a)利用水平思考的技巧。可以做CAF以考量所有的因素;可以通盤審視我們的經驗;可以分析當前情勢;可以試著擷取熟悉的模式。

(b)在此階段要做的是拓展視野、繪圖、探索整體態勢。

(c)擴展是具有建設性且自由流動的。我們不會在這個階段試圖運用判斷力或是尋找最棒的主意,我們要吸取資訊和概念,所以「豐富」才是最重要的事。

(iii)CContract收縮和Conclude推斷

(a)這是一個縮減的階段,要釐清手上有什麼,嘗試達成明確的結論,或許是個解決辦法、一個有創意的想法、另一個替代方案或一個意見。

(b)現在我們可以用來設計、塑形和判斷。結論是我們思考後的成果,並非只是個總結。

(c)「結論」劃分為三個層級:

●一個特定的答案、概念或意見。

●一份完整的收穫,包括諸如所有想過的構想列成的清單。

●客觀的審視所用到的「思考」。

(iv)五分鐘TEC架構思考

結構簡單的TEC可以運用在以下任何一點上:聚焦、設定任務、開展、縮減和推斷。

一分鐘:標的和任務。

二分鐘:擴展和探究。

二分鐘:收縮和推斷。

※必須嚴格遵守時間紀律,這是唯一的規則,堅守這個規則也意味著堅持集中焦點,要避免匆匆邁向下個階段的誘惑。

(v)TEC思考概要:發覺問題與解決問題

(a)我們專注於特定的問題上;探索克服它的方法;想像一個「理想的解決辦法」,然後考量狀況使它實際可行;構思想法,專注其缺點;找出辦法解決這個缺點。

(b)在五分鐘思考結束後,可能只會覺得這是個困難的議題,或者認為需要設定一個更具體的標的,就可將擴展和探究階段實際用於確認和規畫通往問題所在的「門徑」,或只求界定「問題」。

(c)重點是結果必須明確,不過也有很多替代選項出現。

※五分鐘思考能夠得出某個結果就算不錯了,妄想用五分鐘解決全部問題,未免不切實際。

(2)PISCO:目標-輸入-方案-選擇-操作

(i)PPurpose目的

強調到底為什麼要做思考。思考的目的是什麼?期望得到什麼樣的成果?為什麼要思考?

(ii)IInput輸入

輸入資訊、經驗,以及全部思考所需的相關因素。

(iii)SSolutions方案

事情的解決辦法、意見、門路都有多種不同的選項,注意力集中在浮現出的選項上,S有縮減的含義。

(iv)CChoice選擇

在上階段中形成的選項間做取捨,經過評估和判斷,最後只有一個選項勝出。

(v)OOperation操作

階段的重點在於將選定的抉擇付諸行動,焦點要擺在構想的實踐。

(3)串聯TECPISCO

PISCO階段並沒有特別的時間限制-但要意識到目前在哪個階段。在PISCO過程中的任何時刻,若認為需要更詳細考慮,便可立即運用TEC架構思考。

(4)符號化串聯TECPISCO

(如圖)

()讓思考技能成為第二天性

(1)思考的另一個層面,是某些習慣,態度和策略成了「第二天性。」在「第二天性」方面,思考技能可能隨時自動運作,不分時地且無須刻意努力。讓一般的思考技能成為第二天性,也能針對一事件正規而專注地思考。

(2)應有思考技能的良好習慣:

(i)了解知覺的重要性,以及知覺作為模式化和模式應用系統的本質。

(ii)不僅是在有明確需求的時候,即使在看不出有其他選擇時也應有搜尋替代選項的本能傾向。

(iii)思考時容不下傲慢。

(iv)不喜歡負面思考,偏好Exlectics(建設性替代模式)勝過辯證法。鄙視負面思考,因為那只是一種輕鬆又不費力的思考形式。

(v)願意傾聽別人的想法。習慣做OPV(Other People View)練習和檢視邏輯泡泡。

(vi)在有爭議的情況下,習慣同時做EBS(Examine Both Sides)ADI(Agreement, Disagreement and Irrelevance.)練習,有能力釐清價值。

(vii)對情緒、感情和價值在思考上的重要性有整體的理解,不過在最後由情緒主宰之前,會先盡力做些知覺思考(perceptual thinking)

(viii)在做成決定之前先廣泛的檢視整體情勢。這可能得包括做些PMI(Plus, Minus, Interesting)CAF(Consider All Factors)C&S(Consequence and Sequel)之類的練習。

(ix)做決斷的能力。

(x)設定目標和次目標,以及謀畫行動方案的能力。

(xi)有能力運用各種構想以促成「行動價值」,並且建立和運用審慎的激發手段。

(xii)理解水平思考且願意改變知覺-即使這個嘗試並不成功。需要一些想法時,有勇氣利用諸如隨機文字刺激法之類的技巧。

(xiii)轉換至有條理、專注思考的能力。

(xiv)偏好有效能,欣賞「運作力」。

(xv)明確把思考當作一種技能來欣賞,並且自我定位為一個「思考者」。

(3)應該以按步就班且審慎的態度來運用思考工具。

感想:

這一講可說是作者對於讀者的期盼:「自我定位為思考者!」一位思考者不是只沉迷於自我的世界中,更重要的是能去瞭解他人的邏輯泡泡,推敲他人的思考過程與其價值觀。本講中提出了PISCO(Purpose目標、Input輸入、Solutions方案、Choice選擇、Operation操作)的思考架構,在每個階段中可再經由遵守時間規則的TEC(Target標的和Task任務、Expand擴展和Explore探究、Contract收縮和Conclude推斷)工具去聚焦、擴展、收斂,獲致一個適當的結論。結論並不一定是要一個明確的答案,就如作者所說的可以有三種層次-(1)一個特定的答案、概念或意見。(2)一份完整的收穫,包括諸如所有想過的構想列成的清單。(3)客觀的審視所用到的「思考」。-因此在思索的過程經歷就是一種結論,一個階度的結論可能進一步又引發了更深層度的思考。

思考是需要訓練的,需要養成的;思考可以變成一種習慣,成為一種天性。因此作者要求讀者要不斷訓練自我,在時間的紀律下,用知覺引導,用情緒、感覺與價值觀去執行,再用知覺去檢討修正,將運作力(operacy)潛化成為個人的第二天性。其實本書中所一再探索的思考程序,就是要PISCO的流程,但之前要先破除自我的設限,因此作者提出了PMI(plus, minus, interesting)APC(alternatives, possibilities, choice)、辨識-抽取-歸類-分析-覺察、水平思考(踏腳石、逃脫、隨機刺激法)PO(直接的、審慎激發的),其實這些工具重點就是要使自己可以跳脫自我原有的框框,此外,當然也可以獲得不同的構想或者選項;在探索的過程中,可以利用CAF(consider all factors)C&S(consequence and sequel)、界定採用釣魚式(fishing question)或射擊式(shooting question)或兩者併用、FI-FO(information-in and information-out),並且進一步以建設性替代模式(exlectics)取代批評,透過EBS(examine both sides)ADI(agreement, disagreement and irrelevance)OPV(other people’s views)探觸進而打破他人對此問題的邏輯泡泡;在選擇之時應謹慎注意自我的情緒與價值觀,不要意氣用事,透過HV(high value)LV(low value)判別適當的方案;並且了解思考的程序,與問題決策前後思考重點的差異,利用AGO(aim, goal, objective)檢視任何思考過程預設的假設與限制,發揮主動的運作力(operacy)

當一個人能自信地悠遊於嘗試考慮事情,享受思考事情,傾聽他人思考結果,探索他人與自我思考過程,追求更佳思考技能的境界之中,並且在需要之時,就能操控自我的思考專注於特定的議題或一個議題的任何觀點。這是一個如何美妙的境界!一個能完全自我駕馭自己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修為,真得是非常的不容易達成,因此本講中提出了一些我們身為一個良好思考者的應有習慣,以及強調日常訓練的重要性。就作者的一些勸導,肥蝦也只能盼望自己能勤加拂拭心中這藏污納穢的明鏡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